答好基层工作“过河”题

编辑部

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

发布日期:2025-07-11

作者:

浏览次数:139

  “过河”目标既定,若无“桥”或“船”,终成镜花水月。基层工作如同“过河”,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的“河流”阻隔,若不解决“桥”与“船”的问题,一切任务蓝图终将成为悬空楼阁。新征程上,基层干部既要仰望星空明确“过河”的方向,更要脚踏实地解决“架桥造船”的方法路径问题,在察实情、谋实策、聚合力上下足功夫,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
  “过河”先要“知河情”。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反复证明:精准识别致贫原因,如因病、因学、缺劳力、缺技术等不同“水情”,方能定制产业帮扶、健康扶贫、教育支持等对症之策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:“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。”基层工作最忌“盲人摸象”。脱离现实情势的“过河”方案,无异于刻舟求剑,纵有千般勇毅也难抵彼岸。基层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,真心实意沉下身子、迈开步子,深入田间地头、街巷院落,与群众多唠唠家长里短,摸清群众所思所盼、所忧所急,方能精准识别哪些是浅滩可涉,哪些是深水区需舟桥之力,从而实现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。


  “过河”尤需“架桥梁”。基层事务千头万绪、新老问题交织叠加,旧有路径往往难以应对全新挑战。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之所以能历久弥新,正在于其方法的持续革新:从传统“脚板走访”到“网格化+大数据”精准治理,从单一行政调解到多元力量协同化解矛盾,正是方法之“桥”的智慧升级。面对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要求,基层干部要打破思维定势,善于运用辩证思想,坚持在扬弃中创新,使经验智慧焕新成为破解新愁旧难的“金钥匙”。实践中,更要大胆探索顺应时代、契合需求的创新之“桥”,通过搭建高效便捷“数字桥”、党群干群“连心桥”、精细服务“便民桥”等方式,切实破除基层治理的梗阻,将发展的“天堑”转化为民生的“通途”。


  “过河”重在聚合力。基层事业绝非单打独斗可成,必须依靠众人划桨、同舟共济。基层干部作为具体工作的落实者,关键职责在于激发群众主体意识、汇聚群众力量。要善搭平台聚民智,依托村民(居民)议事会、屋场恳谈会等载体,组织群众“说事、议事、主事”,让决策源于民需、落实依靠民力;要精育骨干强动能,引导村民深度参与乡村产业运营,孵化社区自治力量,授群众以能,使其从“被动跟随”转向“主动领航”;要巧借外力拓资源,链接乡贤能人、社会组织、市场主体等力量,壮大共治“船队”。


  基层工作,就是一场不停歇的“渡河”赶考,每一次为群众排忧解难,都是对初心使命的生动检验。基层干部要在火热实践中砥砺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智慧与担当,在新时代洪流中当好“架桥人”和“撑船者”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触手可及的生动现实。

主办单位: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: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
阜阳先锋网编辑部:0558-2235046 地址: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
技术支持: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:网新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