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为有效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,阜南县田集镇积极探索创新,通过建章立制、强化教育、优化服务等举措,构建起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,确保流动党员“离乡不离党、流动不流失”。
精准摸排,建立动态管理台账。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、分布广的特点,田集镇开展“组织找党员、党员找组织”专项行动,通过电话排查、上门走访等方式,全面摸清流动党员底数。目前,全镇共有流动党员70人,均已纳入动态管理台账。台账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、联系方式、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内容,并由村“两委”成员担任“党员管家”,每月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与流动党员联络,及时更新信息,确保“进出有数、去向有底”。同时,依托信息化手段,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、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,田集镇70名流动党员均已完成全国党员信息系统纳管环节。通过微信群、QQ群等平台,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和本地政策,确保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断线。
创新形式,破解教育管理难题。为解决流动党员集中学习难的问题,田集镇创新“线上+线下”双结合教育模式。线上,依托“学习强国”、安徽先锋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,打造“云端课堂”,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、重要会议精神及最新政策,确保流动党员“指尖学习”不断档。线下,利用春节、国庆等节假日返乡“窗口期”,开设“假期班”“返乡课堂”,推动“三会一课”“党员活动日”等组织生活积分化、可视化。针对流动党员教育水平参差不齐、碎片化时间不一致的特点,田集镇推行“寄书送学”服务,为流动党员寄送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》等学习资料,目前已实现全覆盖。同时,成立流动党员互助小组,通过线上交流心得体会、发表微感悟等方式,促进流动党员互学互鉴。此外,镇党委还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组织流动党员通读熟读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等,提升党性修养。
暖心关怀,增强组织归属感。为让流动党员感受到“家”的温暖,田集镇建立流动党员困难帮扶机制,对流动党员家里的留守老人、儿童展开结对帮扶,定期走访慰问,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,解决实际困难。同时,在民主评议中充分听取流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,根据其表现和贡献进行客观评价和表彰奖励,激发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针对流动党员的不同需求,镇党委提供个性化服务,为有返乡创业意愿的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、项目对接等服务,已有4名流动党员带技术、带资金返乡创业,3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,2人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。此外,镇党委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、亮承诺、亮业绩,比作风、比贡献、比创新,增强党员身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。
搭建平台,促进党员作用发挥。为引导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发力,田集镇搭建建言献策、干事创业平台。通过召开“叙乡情、话发展、作表率”座谈会,聚焦镇村建设、招商引资等问题,向流动党员寻计问策,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。同时,开展流动党员设岗定责活动,推动流动党员参与流入地“楼栋长”“街巷长”等岗位,在基层治理、联系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此外,镇党委还建立优秀流动党员人才库,对有返乡意愿、有创业能力、有治理经验的党员重点培育。通过“需求清单+服务清单”动态匹配,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指导、法律咨询等服务,助力其成长成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