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
传承坚守 致敬平凡

——观看《折柳寄情》心得体会

临泉县委组织部

来源:临泉县

发布日期:2025-11-12

作者:田玉慧

浏览次数:45

“我已走完我一生的路,做完了我应该做的事,一生平凡。”这是治淮总队总工程师李西林告别书中的一句话。观看完《折柳寄情》后,这句话盘桓在我的脑海中,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情不自禁,我搜索了这位治淮工程师的生平事迹,我想知道,这样一位为治淮工程工作一生作出不凡贡献的水利工程师,为何用“一生平凡”评价自己的人生。


1950年,淮河流域再次爆发特大洪涝灾害,哀鸿遍野之际,毛泽东主席连续四次对治理淮河作出批示,发出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”的伟大号召。1951年,李西林响应号召,千里迢迢,从江苏常州来到安徽阜南,担任治淮总队总工程师,后来举家迁往阜南,在此工作生活了50年,一生致力于修建治淮工程。情牵蒙洼,心系淮河的他为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李立淮、李立蒙,2001年,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,家属依照他生前的嘱咐,将他的骨灰撒在淮河,帮助他实现了永远和蒙洼人民在一块的遗愿。


读完李西林的生平,我理解了他为何评价自己“一生平凡”。在他的眼中,他的一生,是在坚守岗位、克服简陋条件,徒步勘测工程环境中度过的;是在身体力行,深入工地实践,总结提高工效办法中度过的;是在响应号召,默守奉献情怀,与治淮劳工并肩作战中度过的。这样的一生,辛苦而充实,平凡而伟大!


作为一名平凡的基层党员干部,过去的我,平凡地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着。我学习过很多榜样事迹,也对着一些反面典型叩问过初心:平凡如我,能为社会贡献什么?渺小如我,未来是否会犯错?如今,通过观看《折柳寄情》,通过了解李西林同志的生平,通过这次培训,我深受启发。我明白了,一名党员干部,不必追求事业轰轰烈烈,声势浩大,不必热衷秀业绩亮功劳,而应传承李西林同志的坚守,发扬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奉献精神,砥砺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”的进取精神;秉持“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为民情怀,做好党员教育培训等本职工作,以实际行动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践行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那便是一名普通党员至高的贡献了,也是我一生的追求!

主办单位: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: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
阜阳先锋网编辑部:0558-2235046 地址: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
技术支持: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:网新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