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,着力在强化组织领导、淬炼先锋方阵、产业聚宝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,推动集体经济发展驶入“快车道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强化组织领导,凝聚发展合力。专班“引领”。成立由党政“一把手”挂帅、班子成员协同、站所长联动的工作专班,构建“镇主责、站所主推、村居主抓”三级责任链条;围绕党建引领、乡村振兴、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,细化重点举措,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员;先后召开推进会,协调解决跨部门问题,推动形成上下贯通、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。调度“提速”。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,聚焦产业项目、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,破解土地流转、项目审批等堵点问题,确保发展方向不偏、节奏不乱。监管“护航”。创新搭建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监督平台,线上通过村级公示栏、微信群,实时公开集体经济收支明细、效益分配方案,线下依托群众议事会、党员大会等载体,组织党员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决策、建设、验收等环节,累计公示重大事项82项,让资金项目在“阳光”下规范运行,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
淬炼先锋方阵,激发主体活力。“强基固本”建组织。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周一例会等活动,常态化开展政策学习,凝聚镇村干部发展共识;动态优化村“两委”班子,储备村后备干部;严格发展党员要求,吸纳积极分子、预备党员,夯实基层战斗堡垒。“充电蓄能”提本领。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,举办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班和村书记擂台赛,推动强村弱村书记结对帮扶,促进经验交流共享。去年以来,全镇先后开展为民服务活动980次,解决群众诉求37件次。“能人返乡”添动力。开展“归雁计划”,吸引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,培育致富带头人;发挥技术能手示范效应,组织种植养殖人才开展季度座谈交流会;建立“田间课堂”实训基地,通过现场教学、技术指导等方式,累计培训农户780余人次,推动特色种植、生态养殖等技术在全镇推广应用,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。
产业聚宝增效,提升经济实力。“盘活存量”挖潜力。巩固“三资”清理成果,对老酒厂、老学校等闲置资产进行全域摸排,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挂网招租、流转等方式,推动“沉睡资源”变身“增收活水”。“深耕土地”提质效。依托农业资源优势,大力推进土地“大托管”,将“小块田”整合为“大块田”,实现规模化种植,提升土地利用效率。“多元经营”拓渠道。大力推广“光伏收益+资金入股+资产租赁+自主经营”模式,由各村书记分别牵头挂帅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。如叶寨村通过购置农药喷洒无人机等设备,拓展“一喷三防”社会化服务,为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。“特色赋能”促增收。姬庙村与茅台酒厂供应商合作种植有机小麦,带动村集体增收,助力6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;五坑村通过与阜阳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,种植200亩西兰花,建成玻璃温室大棚育苗基地,吸纳160人就业、培育10名技术骨干,推动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