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颍州区针对流动党员“去向难掌握、教育难落实、作用难发挥”等难点问题,着力在人员管理、教育培训、作用发挥上下功夫,持续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走深走实。
找准“立足点”,着力破解“去向难掌握”。严格按照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》文件精神,规范组织关系转接流程,明确工作重点、责任任务,做到有的放矢。建立流动党员台账,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,整合支部班子、村组干部、网格员等工作力量,通过上门走访、微信联系、比对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,对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进行集中排查、精准识别,形成动态管理台账。建立结对联系制度,支部委员、党小组长等与流动党员“一对一”结对包联,定期通过电话随访、视频连线等方式,开展沟通联络,及时了解掌握党员流动去向、思想情况、履行党员义务、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等情况,确保“流动不流失”。截至目前,本地登记流出党员800余人,接收纳管省内外流入党员400余人。
聚焦“关键点”,着力破解“教育难落实”。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抓实经常性教育。建立流出地、流入地双向共管机制,采用发函、电话沟通等形式,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协助做好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;督促流动党员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,参加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,使流动党员“流动不脱管”。依托驻外地办事机构、园区等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,不定期联合流入地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、技能评比、联建共建等活动,提升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目前通过线上备案,已在北京、佛山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2个。加强集中培训,每年党员冬训春训期间,对流动党员培训工作进行具体部署,把节假日返乡流动党员纳入培训范围。搭建“云端课堂”,依托“共产党员网”“学习强国”“安徽先锋”系列平台等推送学习资源,引导流动党员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。今年以来,通过流动党员学习群等推送学习链接3200余条,让流动党员“务工不误学”。
瞄准“落脚点”,着力破解“作用难发挥”。发布《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》,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报到亮身份、主动融入作贡献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参与流入地的基层治理、志愿服务等工作。搭建献策平台,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等时机,组织开展座谈交流,征求他们对基层治理、产业发展、壮大集体经济等工作的意见建议,引导他们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,助力乡村振兴。优化服务保障机制,鼓励优秀流动党员返乡参与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工作,对有意愿回乡发展的年轻党员,根据其政治素质、工作能力等,及时纳入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,对于符合条件的,优先选拔进入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。充分发挥流动党员资源、人脉等优势,引导他们成为家乡的“宣传员”“信息员”“招商员”,积极推广家乡,通过招商引资、返乡创业等,精准对接本地需求,把外地的优质资源推介到家乡,参与家乡建设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