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
于无声处练真功

编辑部

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

发布日期:2025-11-24

作者:

浏览次数:140

  基层干部把功夫下在暗处,群众才能在亮处看到变化;把心思用在细处,群众才能在实处感到温暖


  基层工作的成效,常常在悄无声息的细处呈现。许多看得见的亮点,背后都藏着看不见的努力,群众感受到的便利,往往源自无数“隐形工作量”的默默托举。隐形工作量看似不起眼,却蕴含着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理解深度、对群众立场的把握精准度、对组织要求的执行力度,是把决策部署向治理末端延伸的关键支撑。做好隐形工作量,是“坚持人民立场”在日常工作中的体现,也是基层干部政治品格最真实的显影,基层干部要勇于于无声处见功夫,在细微处显担当。


  隐形环节做细,政策落地才有准度。在基层,许多重要工作并不以“轰动”见长,而以“无声”见功。从材料口径的统一,到流程接口的磨合;从跨部门协同的提前铺垫,到风险点的前置管控,看似琐碎,却决定整体的运行质量,决定群众能否真正受益。隐形环节越扎实,政策执行越顺畅,隐形环节如果粗疏,后续工作便会处处掣肘。基层干部的日常,正是对无数细节的不断打磨。“细节不过关,群众就不买账;环节不扎牢,执行就不成形。”把隐形环节做细,是对政策精神的精准体现,也是对基层责任的深度落实。


  隐性流程做稳,干部能力才有硬度。隐形工作量表面是在“简单做事”,实质是在“立稳能力”。基层工作呈现常态化的多任务叠加、多线交织、多方互动,越是千头万绪,越要稳得住、接得稳、推得开。一项改革如何解释得恰当,一次矛盾如何处置得平稳,一个节点如何提前把控,这些都不在台前,却决定着大局能否稳定。流程稳不稳,反映的是干部对全局的把握、对群众的态度、对责任的担当,考验的是干部的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经验靠积累,稳健靠磨炼,“平常时刻稳得住,关键时刻方能撑得起”。基层干部要将日常琐事作为强化能力硬度的最好着力点,把隐性流程做稳,在无声处不断提升自我、积蓄底气,回应组织信任。


  无声付出做深,群众信任才有厚度。新时代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,越到基层越考验“绣花功夫”,靠的是干部主动多做一步:多打一次电话、多问一句原因、多跑一次现场、多看一个细节。这些不为人知的辛苦,是基层组织“一线战斗力”的组成部分,也是体现党和政府公信力最真实的载体。基层工作是否扎实,群众往往用最朴素的标准来衡量:事情有没有解决、流程是不是顺畅、服务是不是贴心。无声付出越多,群众体会越真;细致用功越深,治理效能越高。基层干部把功夫下在暗处,群众才能在亮处看到变化;把心思用在细处,群众才能在实处感到温暖。让隐形工作量成为基层干部的常态动作和能力自觉,党群关系就会在治理温度中变得更加牢固。

主办单位: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:阜阳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 阜阳市党员教育中心
阜阳先锋网编辑部:0558-2235046 地址:安徽省阜阳市阜王路151号阜阳市司法局沿街楼5楼
技术支持: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 设计制作:网新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