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阜南县柴集镇探索创新“铸魂—砺能—赛马”三链融合,着力于将“90后”年轻干部锻造成能扛重活、善解难题的“生力军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。
强基铸魂,把好“方向盘”。柴集镇将全体年轻干部纳入“青蓝结对”成长档案,建立“1名班子成员+1名业务导师+若干青苗”的传帮带小组,通过“读书会”“谈心谈话”等灵活形式,及时与年轻干部沟通、传授业务知识,解决生活工作上的困难疑惑、思想疙瘩、成长困惑等问题。依托镇级“读书会”,每月开设“业务交流会”,安排年轻干部轮流登台讲业务、谈体会,部门负责人即时点评、现场打擂,推动比学赶超,互相借鉴学习,提升业务能力水平。
实践砺能,搭好“练兵场”。柴集镇坚持实施“青苗包村”计划,选派6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行政或业务包村,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的处理,在干中学、在学中干。将年轻干部编入网格,下沉一线前沿,建立“入户走访”机制,每名年轻人每月坚持走访5户以上农户,在走访中了解村情民意,听取农户诉求,收集群众意见,形成动态民情“云台账”。实施一线“墩苗”计划,聚焦乡村振兴、项目征迁、土地复垦、矛盾化解等急难险重任务,先后选派3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、土地复垦专班等工作一线摔打历练,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意志品质、提升实战能力。
选优赛马,激活“一池水”。柴集镇坚持开展“青廉”护航系列活动,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管理,组织年轻干部集中签订廉洁承诺书,参观廉洁教育基地,开设“青廉说”警示教育微课堂,帮助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为民意识,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,引导年轻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扣好廉洁从政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同时,以“青锋”赛马为契机,搭建风采展示平台,建立“赛绩、比武、打擂”考评制度,树立重实干、重实绩、重实效的用人导向,对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,在评先评优、职级晋升、培训深造等方面优先考虑。上半年以来,已有2名“90后”走上中层岗位,8名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。